资讯中心
综合管廊模具中外发展现状与预制箱涵模具的优势
1833年, 法国巴黎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管廊模具, 全长600米。迄今为止, 这条管廊模具已运行了近200年, 目前仍在运行中, 并逐渐演变成地下管线公共管网, 全长达2400米。1861年和1890年, 英国伦敦和德国汉堡分别建造了地下综合管廊模具。美国和加拿大在上个世纪逐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地下综合管廊模具系统, 如美国纽约市的大型供水系统, 完全布置在地下综合管廊模具内。1926年, 东京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模具建成, 此后东京、大阪、名古屋等近80个城市修建了总长度超过2057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模具, 经过几十年的使用, 日本民众发现, 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到目前为止, 发达国家的管廊模具已基本建设完成, 实际上有的国家还在建设中。国外用于地下综合管廊模具的管型断面形状形式多样, 很多是按进入管廊模具的管线功能选定管廊模具的断面形状, 而且常以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的方法施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箱涵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工程中有大量应用。
与国外相比,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模具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推进慢, 全国大约有70%的城市地下管线缺少基础性城建档案资料;目前, 仅有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模具。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建设里程仅仅约800公里~1000公里。因此,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模具的需求十分迫切。沈阳和苏州是全国首批地下管廊模具试点城市, 未来10年, 苏州将建成177公里的地下管廊模具。从2011年开始, 沈阳市围绕全运会基础设施建设, 在浑南区建成22.3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模具, 目前管廊模具已将电力、通信等管线入廊, 并为其他管线做好预留;管廊模具运行情况良好, 已逐渐体现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老城区集约节约, 新城区一步到位”的管廊模具建设基本思路下, 沈阳市在完成项目前期规划和勘察后, 去年开工3条地下管廊模具建设。2015年, 住建部确定了在沈阳、哈尔滨等10个城市试点, 计划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模具389公里, 2015年开工190公里, 总投资351亿元。其中, 中央政府投资102亿元, 地方政府投入56亿元, 拉动社会投资约193亿元。目前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模具, 约1000公里, 总投资约880亿元。
在国家大力推动地下综合管廊模具建设形势的要求下, 预制混凝土箱涵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现阶段采用的地下综合管廊模具混凝土箱涵工程中, 多数是以现浇为主。而工厂预制混凝土箱涵与现场浇注箱涵相比, 在质量稳定性、防水密封性、使用可靠性、施工便利性、环境保护性、施工方式、综合成本和产品规格上具有更大的优势。